close

2018.10.21普悠瑪號在宜蘭新馬車站發生列車出軌的重大翻覆事故。事故前一天我剛好人在這個區域附近,原本也打算搭普悠瑪號旅行,因為假期提前一天而整個錯開。人和死亡的距離因各式各樣的因緣而忽遠忽近。

想起之前無意間看到這個記錄片,由日本導演三宅響子所拍攝意外當天發生的情況,訪問罹難者家屬,訪問生還者,探討這個重大意外為何發生,有一點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類似「空中浩劫」那節目的感覺,但是更深入探討。我第一次覺得記錄片擁有的巨大力量。

本來,我是十足的日本鐵道迷跟死忠擁護者,看到的都是那不可思議的緊密行車安排、高準點率、效率、每天所承載的巨大移動。萬萬沒想到,這背後是有許多人付出許多代價的,從這個記錄片當中看到黑暗的那一面、不人性的那一面、以及許多人所付出的令人想不到的巨大代價。

當天這班「快速」通勤電車以時速116公里通過失事彎道,出軌撞進彎道旁的九層樓高建築物的一樓停車場,造成107名乘客死亡,562名乘客受傷。JR西日本把肇事原因歸咎於司機的人為疏失。司機23歲,也在事故中死亡,不過,罹難者家屬強烈質疑這個推卸責任的說法,為何司機要超速? 促使他不得不加速的原因是什麼? 家屬堅持對JR西日本歷任三位社長提告,因為是JR西日本的企業的文化造成了司機的行為,如果不能釐清真正的原因,那麼同樣的悲劇還會再度發生。

有一位罹難者的爸爸為了替女兒找出這個真相,在58歲時就辭去公司的工作,因為JR西日本是他們公司的客戶,只要在公司上班,他就無法自由發言。另一位爸爸在事件發生時,他兒子從大學畢業,他正要鬆一口氣時卻發生了這樣的意外,讓他再也不敢鬆口氣,讓他要持續做著什麼事,包括為他罹難的兒子找出事件真正的原因,給他一個交代,包括一直去騎腳踏車,一步也不敢停下來。雖然審判最終還沒有定任何人的罪,竟然沒有人該為此嚴重事件負責,這些罹難者家屬依然不停止對JR西日本施壓,終於讓他們開始做出改變。家屬們的堅持以讓這成為最後一次的悲劇的決心讓人動容。

向來崇尚快、效率,這點我跟日本人也是不分軒輊。現在才知道快或效率不一定是最好。從東京到大阪,以前的行車時間是十個小時,慢慢縮短到六個小時,現在是兩個半小時,未來當時速五百公里的列車開始運行時,只要一個小時就會到。一般的通勤電車也是,速度越加越快,允許司機延誤列車的時間是以秒計。行車時間是以很多區塊構成,車門開關一次就要34秒,只有15秒能讓乘客上下車,人多的站根本就來不及(而且人多的站真的很多,尖峰時間的差別只是多及非常多而已),只要上下車時間一有延誤(因為總還是不能夾住乘客行車吧),司機只能從行車速度上補回來。一個方法是加速加到超高速,一個方法是快到站時盡量晚煞車以爭取行車時間,所以有時候停車會超過站台。只要延遲超過一分鐘,行控中心會立刻打電話給司機問原因,這又會干擾司機開車。列車延遲、停車超過站台這些都是違規,累計三次就會受到霸凌似的「日勤教育」處分,更嚴重時還會開除,所以司機無不竭盡所能避免延遲或追回以秒計的延遲時間,訪談中有另一位司機就說到他有一次用飛快的速度進站,被質問為何開那麼快時,他說那時他還延遲了10秒鐘,天啊,10秒鐘! 有一位比較資深的司機說到行控中心打電話來問延遲原因時,他會回說:「閉嘴,我在開車。」不過他也知道,年輕資淺的23歲司機是不可能叫行控中心的人閉嘴的。這列列車出軌前,行控中心照例也是打電話要來質問司機先前為何違規,不知道是不是讓司機更緊張,在彎道前延誤了煞車而出軌。

罹難者家屬強烈質疑這種企業文化才是造成司機行為的元凶,如果不去解決這根本原因,司機只會繼續這樣做。JR西日本後來在家屬持續的壓力下大幅改善了這種只顧效率不顧一切的做法,放寬了行車時刻表的間隔,並且加裝了列車自動煞車系統,這是歷經十數年的抗爭及堅持,終於使這個鐵路巨獸做出改變。

時間的經過、使用,是個大部分人不曾好好思考的問題。我們用許多方法爭取多出來的時間,都是怎麼去運用的呢? 慢就是快,欲速則不達嗎? 多就是少,我們其實把那些時間給浪費掉了嗎?

聽說普悠瑪號的事故原因是車速過快,但到底是什麼導致車速過快? 如果不能找出那根本的原因,就無法預防下次的事故。特別是如果那原因是來自看似無害的企業文化或行為,就像福知山鐵道事故的終極因一樣。這是我會繼續觀察,想要了解的重要的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西 的頭像
    小西

    人生五十才開始 ~ 自在快活每一天!

    小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